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浔郁风情 > 民间故事 > >> 正文内容

民间故事

贵港南山寺飞来钟3则传说
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-11-22 点击数: 字号:

第一则

 很久以前,在现在的石卡乡大岩村背面的大岩山的岩洞里,有一个大铁钟,人们叫它“自来钟”。多年来,以这个钟为首,聚集了一应的神灵仙界,在这个岩洞里修炼,同时运用了自身的神力,开洞穿山弥补大岩山一带地方的地理缺陷,以便在大岩洞作为寺庙堂。有一天,下大雨,一个放牛的妇女把一头将要产仔的母牛拉进岩洞里避雨产仔,当母牛的胎盘坠落之际,自来钟就自动从洞里飞出,急忙中撞着了大岩山东南角的长颈山,长颈山被撞崩了半边山的石头(现在长颈山西南角的山脚还残留有被自来钟撞下来的石头),飞到南山寺。自来钟飞到南山寺后,钟声长响了七天七夜オ停止。这样,大岩山的自来钟便在南山寺安居了。后来到南山寺里的钟叫做“飞来钟”。

ロ述人:陆柱英,男,65岁,初小文化,农民,石卡乡人。

(故事流传在西山、方竹、陆村、樟竹一带)

第二则

 有个姓葛的北流人,在贵县当县长。几年来,兵丁到农村催粮数量一直不足,尤其是鸭浪村,几乎没交上,葛县长今年亲自出马,去催粮逼债。他到鸭浪村一座七代同堂的民房里催粮,这家屋是三厅屋,葛县长进入第一个门,看见一个五、六十岁的老头,问:“你们为什么不交粮?”老头说:“你去问我父亲,这不关我的事。”葛县长一进入,又问了一个八十岁的老人,这老人须发全白,老态龙钟却神采奕奕,老人说他过几年就要二百岁,当问到交粮的事时,老人说:“我七代同堂,地少人多,眼下还无法糊口,哪里有粮可交?”县长也不搭话,叫人带他去察看这个村里人的坟山屋宅,觉得没有这个村里的人长寿的依据,他又看了村里的水井,发现井底里有一朵莲花。

 

 原来,这个村里的人是吃了这朵莲花井水才长寿的。葛县长立即叫他的护兵下去把莲花捞上来,护兵把莲花交给了葛县长,县长就掰开莲花吃莲仔,护兵见县长食得津津有味,捡起县长丢弃的莲花外壳和梗来吃。

 后来葛县长吃了莲仔成了神仙,人称葛仙,护兵姓王,吃了一截莲梗和莲子売,成了半边仙,人称王野仙。葛仙上升天界修炼,这个王野仙来到南山寺,每天和尚吃饭的钟声一响,他就出现在饭堂,吃饭后又逍遥自去,天天如此,时间长了,南山寺的和尚对王野仙这种霸食的行为很不满。于是,他们吃了饭再打钟,王野仙听到钟声出现在南山寺的饭堂,却什么也食完了,他知道这是和尚们刁难他,他说:“昨朝钟后饭,今朝饭后钟,南山从此万事空。”于是,他运用自己这个半边仙的神力把飞来钟摄到桂林,漏米洞从那时起就停止漏米。现在南山寺中的大铁钟不是从大岩山飞去的,为慰人们思念飞来钟之情,才把现在的钟放在南山寺。

口述人:陆光金,55岁,初小文化,农民,方竹村人

陆振基收集

第三则

 到过贵县南山寺的人,都见过那只飞来钟,这只飞来钟原来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飞来南山寺?

 相传很久很久以前,这只飞来钟是在一座狮子岭的土岭中(距今南山寺约十二、三公里左右)。这座狮子岭很卧着的狮子,岭前有一个清浊湖。这个湖很奇怪,一边清到可见底,另一边却很浊。每逢初一、十五狮子岭就传出钟声,这钟声传得很远,附近村的人都去听。

 当时,有个湖广人,是个有本事的人,他听到钟声后,知道这是一只神钟,离他非常远,他心中很妒嫉,便用穿山镜测定了方位,然后射来一支神箭,这只神箭不偏不斜,射中了狮子岭,射断了吊钟的绳索,破坏了狮子岭的神气,那神钟越出狮子岭,一路响个不停,飞到了南山寺,那清浊湖一下子也变成了死水。当时的人从神箭射穿的缺口走进了狮子岭,原来是个洞,里面有很多神像,直到今天,洞被淹没了,狮子岭却还在,岭前还可以看到清浊湖的遗址呢。

讲述人:谭海威,男,20岁,新塘万福村,农民,初中文化。

收集人:梁延然,男,25岁,高中文化,农民。